西汪法庭曾办理过一件“特殊”的赡养纠纷案件。西汪镇某村有兄弟三人,其中老大和老二因家庭内部琐事,与老父亲产生隔阂,多年没有履行赡养义务。后老父亲因重病住院,把老大和老二起诉到法院,要求他们履行赡养义务。
只看案情,这是一起简单的赡养纠纷案件。但案件背后,是老人自感时日无多,想在临终前化解家人之间的矛盾,之所以起诉,是想通过法庭的帮助来解决。
这一案件事实简单明了,按照法律,很容易就能出判决。但是案件除了赡养问题,还涉及一家人的亲情问题。判决能解“事结”,却解不开家人间的“心结”。
如何解开“心结”?相比于判决,调解往往能够更好地化解矛盾、修复关系。法庭人员一起研究案件,法庭法官郭竞飞和法官助理多次联系老大、老二进行劝导,从情理角度反复劝解,最终使他们解开“心结”,赶到医院陪伴父亲。老父亲逝世后,法庭又组织调解,兄弟三人就老母亲赡养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这一案件的办理,让我们大家都很有感触,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民法庭的职责和意义所在。
人民法庭处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最前沿,可以说最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这里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但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案件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每天,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带着各自的故事和诉求走进法庭,有争吵、有泪水、有期盼。我们的职责就是努力审理好每一个案件、化解好每一个矛盾纠纷,为群众厘清是非曲直,用行动播撒阳光、用真情温暖群众、用法治传递力量。
西汪法庭经升级改造后,于2023年7月正式启用,不仅硬件设施水平得到提升,院党组还把法官郭竞飞,法官助理陈晗、杜天雨、李炳阳和法警杨炳这5名“90”后派来,组成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有了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我相信我们法庭的工作会更加扎实、细致,水平会不断提升,为两个乡镇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我们办理案件,不仅是办理别人的人生,也是办理自己的人生。立足乡村、扎根基层,相信西汪法庭每一个人,都会在服务群众中书写好自己热辣滚烫的司法人生。
(作者系柏乡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西汪人民法庭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