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汪法庭服务区域为西汪镇和王家庄乡,服务人口7万余人。根据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三年规划(2021-2024)》,西汪法庭自2021年10月份开始进行升级改造,2023年初完成改造,全面提升了软硬件水平。
柏乡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利娟兼任法庭庭长,她带领法官郭竞飞,法官助理陈晗、杜天雨、李炳阳和法警杨炳这5名“90后”,组成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为群众化解纠纷、排忧解难。法庭还聘请了两名驻庭调解员刘志水、回保广,增强多元解纷力量。
“法庭审理的案件主要涉及婚姻家事、民间借贷、相邻关系等,这些案件中很多当事人之间不仅仅是对立关系,还有地缘、亲情等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办案中要注重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既要解开‘事结’,又要解开‘心结’。”张利娟在座谈中说到。
去年,西汪法庭办理了一件“特殊”的赡养纠纷案件。某村有兄弟三人,其中老大和老二因家庭内部琐事,与老父亲产生隔阂,没有履行赡养义务。后老父亲因病住院,自感时日无多,想在临终前化解家人间的矛盾,就进行起诉,要求老大和老二履行赡养义务,希望通过法庭的帮助达成临终前的心愿。
“这起案件之所以说是‘特殊’,是因为矛盾纠纷不仅仅在于赡养问题,更重要的是把一家人的亲情修复。老人病情严重,我们不仅得尽快去解决矛盾,还要把‘疙瘩结’都解开。”法官郭竞飞说。
法庭多次联系老大、老二,通过面对面、打电话等方式进行劝导,先试着解开他们的“心结”。在法官的努力下,这一年的中秋节前,兄弟三人齐聚病床前,和老父亲交心长谈。老父亲心愿满足,不久便逝世。老父亲逝世后,法庭又组织调解,使兄弟三人就老母亲赡养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出具了调解书,该案得到圆满化解。
“老父亲临终心愿得到满足、老母亲赡养问题得到解决、一家人的亲情得到修复,这件案子的办理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感触,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民法庭的职责和意义所在。”郭竞飞说。
西汪法庭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在多元解纷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西汪镇人大主席刘鹏飞在座谈中说,西汪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联合形成解纷合力,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时化解矛盾,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群众也更方便了。
法庭审判团队经常走出去,到各村调查乡风民俗,掌握村情民意,根据辖区彩礼返还、邻里纠纷等案件特点,推动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法言法语变成“乡言乡话”,倡导文明新风尚,还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以案释法,提升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意识。
西汪镇企业众多,经济活动频繁,在合同、用工等方面纠纷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法庭还注重加强涉企纠纷的化解和预防。柏乡县人大代表、柏乡县顺通物流公司总经理张洪勋说,企业有矛盾纠纷了,都愿意找法庭“管一管”,很多纠纷不用诉讼,经过调解就解决了。邢台市人大代表、柏乡县金谷源优质小麦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清在座谈中说,法庭经常走进企业授课,开展法律宣传,帮助企业规避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实实在在帮助着企业发展。
作为基层政法单位,人民法庭既是基层法治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治理力量。西汪法庭立足司法裁判职能和衍生社会职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防患于未然,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西汪法庭审判调解不松懈,“小”法庭亦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