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邢台法院“新闻宣传走基层进法庭”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内丘县南赛人民法庭,部分省、市新闻媒体记者与基层法庭工作人员、乡村干部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实地进行采访。
南赛人民法庭位于内丘县西部山区,距县城约25公里,服务辖区为南赛、獐么、侯家庄3个乡(镇),共87个行政村,面积326.95平方公里,人口3.7万人。根据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三年规划(2021-2024)》,2022年10月,内丘县法院将原柳林人民法庭更名为南赛人民法庭迁至南赛乡石门村,经全面升级改造后于2024年初开始运行。庭长由内丘县法院党组成员李永强兼任,他带领办案团队经常走出法庭走近群众,通过开展“丘法巡诊促和百村行”活动,了解群众司法需求,宣传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将司法服务送到了山区群众家门口。特别是庭长李永强,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前是一名副营职军官,转业后一直保持着军人的直爽和热情,对待群众无比真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支持。南赛乡豹子口村张立辉从事彩钢瓦安装生意,为刘某家房顶安装完彩钢瓦后对方一直拖着不给钱,张立辉找其讨要数次无果。后来听说南赛乡新建一个法庭,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李庭长。“本来我认为肯定得打一场官司才能拿到钱,没想到李庭长了解情况后多次找对方沟通、组织调解,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让我拿到了欠款,既没开庭也没我事前想的那么繁琐。”座谈中,张立辉高兴地说道。“群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法律文书,更希望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李永强说,一般民事案件,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无论调解还是判决,都是为了案结事了、化解矛盾。在一起赡养纠纷中,乡、村干部多次调解无果,老人将两个儿子诉至法院。南赛法庭受理后,细致梳理矛盾焦点,深入了解各方诉求,庭后多次到老人家中组织调解未果作出判决,判后又到村里对两被告进行释法明理,两被告均表示尊重法院判决不上诉。事后,考虑到轮流赡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新的问题,法庭再次上门回访,实地了解判决的落实情况,确保老人赡养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内丘县是“中医鼻祖”扁鹊行医圣地和医学成就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在内丘流传千年,扁鹊祠所在地神头村即属南赛法庭的服务辖区。南赛法庭积极学习传承中医 “治未病”理念,在审判工作中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力争将矛盾纠纷化于源头、止于起始。市人大代表、南赛乡大和庄村党支部书记和志勇说:“南赛法庭是人大代表联络点,到法庭就像到家里一样。村里有解决不了的矛盾,我就经常给李庭长打电话咨询,很热情、很给力,感觉就像亲人一般。”南赛乡集上村曾发生一起相邻纠纷,两户人家因屋檐排水产生矛盾。内丘法院特邀调解员、集上村党支部书记李伟杰多次调解未果,联系南赛法庭帮助化解。庭长李永强从情、理、法多个角度开展背对背、面对面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群众生活中的‘小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大问题’。有了法庭的专业指导和调解,将‘小矛盾’及时妥善化解,也就避免了更大矛盾的发生。”李伟杰在座谈中深有感触地说到。南赛乡党委政法委员郑琨在座谈中说:“农村经常出现的房角、地边等相邻纠纷,群众不懂法就容易导致矛盾升级。现在法庭经常到村里开展巡回审判,现场以案释法,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遇事知道法律有何规定、谁对谁错,矛盾也就自然化解了。”南赛法庭还积极走进企业开展“法律巡诊”,指导企业依法规避经营风险,预防矛盾纠纷发生,努力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少走弯路”。内丘县公子峪生态园有限公司是一家生态园林规划、酸枣种植和加工企业,酸枣种植面积达2.37万亩,年产量达2300吨。该公司负责人闫振国在座谈会上说:“内丘西部山区酸枣种植、加工企业很多,但多数规模较小、经营粗放,法庭在合同签订、规范用工等方面对我们进行指导,酸枣种植、加工企业也逐步规范了起来。原来光知道法院是打官司告状的地方,没想到服务企业也这么暖心,这一接触,我们真是沾法庭大光了。”内丘县胜创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张雪海是一名“网红”,公司有30多人从事短视频拍摄和直播带货。在座谈中他讲道:“直播带货是个新兴行业,我们也是在摸索中发展,最发愁的事就是原创视频被抄袭、盗用,后来李庭长用法律知识指导我们固定证据,依法维权,对公司发展帮助很大。”依托地域文化,传承中医理念,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南赛法庭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行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