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邢法时评 |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更大司法担当
  发布时间:2021-04-23 10:00:35 打印 字号: | |

司法携手同行,共护壮美太行。
首届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研讨会暨第一次联席会于4月16日在邢台成功召开。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明耀出席并讲话,邢台市委书记钱三雄致开幕辞。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审判长武建华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全国人大代表陈凤珍和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业内专家学者等,分别围绕太行山生态保护、司法协作机制构建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规格之高、参与之广、影响之大是这次会议的一个主要特点。正如黄明耀院长所讲,在我国“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的特殊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关键时期,这次会议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研讨会旨在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探索太行山生态环境资源跨区域一体化司法保护,努力形成内部联动、外部协作、跨区域合作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推进建立太行山司法保护跨省(市)协作机制。
会上,邢台、邯郸、石家庄、保定、张家口五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司法携手同行共护壮美太行宣言书》。明确提出,加强审判事务协作,建立太行山沿线五市法院环境资源案件绿色通道,实行跨域立案制度,跨域重大案件一体化处理制度,送达、保全等辅助性事务的委托协助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禁止令、劳务代偿、第三方治理等特殊事项的委托、协助执行制度,提升太行山地区司法保护效率;加强裁判标准协作,推进太行山地区涉环境资源刑事案件量刑规范化,促进区域内民事案件裁判规则统一和完善,促进太行山地区内环境资源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加强审判资源协作,打造太行山地区内资源共享的专家库和生态修复基地,探索区域内生态赔偿资金统筹使用制度,专门用于太行山地区内受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修复;加强司法宣传协作,联合发布太行山地区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等,促进形成太行山地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共识与合力。这标志着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进入了实质化运行。
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河北日报、长城新媒体、河北法制报、邢台日报、邢台广播电视台等20余家新闻媒体对研讨会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法院网、河北政府网等国内50余家新闻、政务网站进行了转载,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初步统计,全网对首届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研讨会和邢台法院环资审判相关信息的关注,突破了2000万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2020年1月,邢台市委、市政府作出郑重承诺:到年底PM2.5平均浓度退出全国倒十。年底“退倒十”的目标圆满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邢台两级法院将审判工作与发展大局、环境治理同频共振,创新打造环境资源审判新品牌,用司法呵护绿水青山,用创新践行生态优先,创出多个全省“第一”。2021年2月,邢台市委、市政府为邢台中院荣记“2020年度生态司法保护工作集体三等功”。
市委书记钱三雄在接受《法治日报》采访时讲到,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离不开最严密的法治作保障。全市两级法院自觉把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惩治性与恢复性司法理念并重,找准服务环境治理的切入点、结合点,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也为司法助力市域经济绿色发展探索了有益经验。
首届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研讨会暨第一次联席会在邢台成功召开,黄明耀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钱三雄书记对全市法院环资审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极大鼓舞了全市法院干警士气和干劲,为邢台法院加快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必将载入邢台法院改革发展的史册。

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提出,全市法院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大格局、树进取心、施非常策、兴落实风,创新发展、持续发力,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太行山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体现更大担当、做出更大贡献,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人有责,生态司法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宣传处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泉北西大街791号 电话:0319-22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