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解决群众在参与诉讼过程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19年,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确定,今后每年从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三心事”中筛选十件,作为本年度全市法院司法便民利民十件实事,以邢台中院一号文件印发,并在每年的市“两会”上向代表、委员报告开展情况。这项工作已连续开展两年,今年是第三年。
为全力做好十件实事,邢台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根治顽疾,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谋突破”上,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以改革创新的方式破除顽症,通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各项手续,尽最大努力减轻群众诉累,将推进十件实事的过程变为主动放权、主动服务的过程,努力做到“四不让”,即:能网上办理的不让群众跑、能干警跑腿的不让群众跑、能不用证明材料的不让群众跑、必须群众亲自来的不让群众跑第二次,实现由“群众跑断腿”向“群众少跑腿”再向“最多跑一次”直至“一次不用跑”的逐步转变,兑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二、通过移送、自诉两种方式,加大对拒执犯罪惩戒力度。出台相关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公检法分工配合,有效高效打击拒执犯罪;强化执行调查功能,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成果和司法大数据及时发现拒执犯罪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加大法律宣传,推行由当事人提起拒执犯罪自诉案件;加快涉拒执罪案件审理速度,通过依法惩戒,提高案件自动履行率、执行到位率。
四、完善无障碍设施、建立虚拟诉讼服务中心,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在两级法院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在诉服中心提供轮椅等工具,为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参与诉讼提供便利;通过VR模式在手机端构建网上虚拟诉讼服务中心,链接现实诉讼服务中心各自助终端设备,实现手机端登录办理相关业务,提高参与诉讼效率。
六、保留人工服务、采取代办方式,切实解决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等难题。适应老年人司法需求,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保留人工服务窗口,保留使用现金、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等传统方式,对必须使用智能设备才能完成的工作,采取专人代办的方式,解决老年人因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带来的参与诉讼难问题。
八、推行涉诉信访案件律师代理制度,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采取网上信访、巡回接访、带案下访、远程视频接访方式,倾听信访当事人诉求;建立涉诉信访案件律师代理制度,借助第三方力量,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保障合法权利。
十、开展企业(公司)内部治理风险防控专题宣讲,服务企业发展。由中院派法官到各县(市、区)开展关于企业(公司)内部治理风险防控专题宣讲,指导各类企业(公司)强化内部管理,防范因内部管理不规范而引发诉讼,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