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深度解读市法院出台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9-06-21 09:06:28 打印 字号: | |

    6月20日,邢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田浩发布《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为民心工程提供司法保障和全力做好便民利民十件实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介绍《意见》起草的背景、过程和主要内容;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吴章彬解读便民利民十件实事的具体内容,通报相关工作推进情况。邢台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科科长温慧道主持新闻发布会。


    据田浩介绍,全市法院高度重视涉及民心工程的审判执行工作和便民利民机制建设。制定出台《关于为民心工程提供司法保障和全力做好便民利民十件实事的实施意见》,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央决定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其五项具体目标之一即为“为民服务解难题”;二是省委部署的“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和市委开展“狠抓落实年”活动,都对服务群众、便民利民提出了要求;三是全市法院正在开展的“纪律作风建设年”“审判质效提升年”活动,也对司法便民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起草过程中,邢台中院全体班子成员分头深入基层,召集院庭长、一线办案法官、审判管理人员、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听取意见。以刀刃向内、刮骨疗伤的勇气深刻剖析法院自身存在的问题,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同时,还多次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诉讼参与人、行政机关负责人等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制定出台了为邢台市20项民心工程提供司法保障的6项具体措施和全市法院2019年要做好的便民利民10件实事。

    《意见》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强调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民心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指出全市法院要深刻认识服务民心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服务民心工程的职责担当,努力提升服务民心工程的能力素质。第二部分明确了为我市20项民心工程提供司法保障的六项具体措施,为民心工程提供良好司法服务。第三部分提出了司法便民利民十件实事。第四部是工作要求,将结合正在开展的“纪律作风建设年”等活动,坚决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六难三案”问题,坚决克服和纠正执法办案中的特权观念、拖拉作风、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充分发挥纪律作风问题督察领导小组作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重点查纠。以良好的司法作风取信于民,以公正的司法裁判取信于民,以优质的法治保障取信于民。


    据吴章彬介绍,做好便民利民十件实事,一是为了解决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二是为了更好推动审判执行中公正与效率问题;三是为了解决审判执行工作中关键节点的热点问题。司法便民利民十件实事主要是司法辅助方面的事务,多为法院内部的行政管理和运转方面的事项,但这些事项直接影响到了审判工作的公正与效率,有些还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办好这十件实事也是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一个过程。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均已实现了网上立案,截至5月份,全市两级法院网上立案14453件,网上交费6734件,网上质证200件;为方便当事人复印查阅卷宗,市中级法院在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的卷宗复印的专门窗口和专门人员,下一步将在基层法院推行;6月底前,全市法院将统一设置道交纠纷处理平台,对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在诉前开展一站式调解;7月底前,由市中级法院统一制定立案材料格式,全市法院通用,一张表格通行;9月底前,全市法院统一设置导诉台和导诉员。重点解决诉讼费退费迟缓的问题,简化退费手续,缩短退费周期,及时快捷地将胜诉预交的诉讼费及时退还;10月底前,完成审结案件生效证明自动生成(推送)系统的研发并投入使用,全市法院取消传统的文书生效证明;年底前,全市法院全部实现网络拍卖,不断提高网上拍卖的成交率。同时向社会公开承诺,全市法院将会严格按照设定的日程,不折不扣的抓好便民利民十件实事的落实,切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便利和司法改革的红利。

    现场,田浩、吴章彬还分别回答了邢台日报、长城网记者的提问。


责任编辑:河北省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泉北西大街791号 电话:0319-22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