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邢台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8年11月28日在邢台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白 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法院委托,向会议作邢台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各位代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司法领域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市法院了解社情民意、科学决策、公正司法提供了民意来源和重要参考。
今年承办的代表建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关注点集中。代表建议对中央和省市部署的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关注度高。今年的建议,主要集中在立案难、执行难、律师权利保障等领域,也正是全市法院当前着力研究、推进的重点工作。二是内容具体务实。反映法院具体工作的建议比重增加,针对性增强,说明代表对法院工作了解程度逐步加深,进行监督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提高。三是参考价值高。律师以及党政机关中具有法律知识背景或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代表建议比例加大,广度和深度均有所增加,对促进法院工作帮助很大,裨益良多。
今年以来,市法院共承办代表建议10件。其中,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交办8件(第235号、第236号、第237号、第239号、第240号、第241号、第242号、第325号),闭会期间交办2件(第15B-4号、第15B-9号)。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已全部按期办复,代表满意率100%。
二、办理成效
(一)“立案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为解决张之永代表所反映的部分基层法院年底“立案难”问题,市法院严格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一是规范立案行为,修定完善了立案登记流程,制作了立案告知书、诉讼材料收讫凭证,对材料欠缺不符合起诉要求的,一次性告知补充内容,避免当事人多次往返法院,减轻群众诉累;二是积极打造诉讼服务中心升级版,设置诉讼服务窗口和诉讼服务自助机,实行“一站式”“立体化”服务,兑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庄严承诺。三是持续巩固深化“互联网 诉非衔接”机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加广泛深入,最大限度地破解案多人少矛盾、减少社会对立、促进社会和谐;四是全面推行立案公开,进一步强化立案监督和责任追究,除按照常规渠道受理不予立案投诉外,还采取在外网、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公开举报电话,确定专人关注网络舆情等方式,加大督导巡查力度,发现一起核实一起,要求基层法院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处理结果,对仍然出现“立案难”现象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目前,全市法院均已实现网上预约、登记立案。
(二)“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左利彬代表在建议中指出,法院应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率。今年是“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年初以来,全市法院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是建议市委牵头召开全市执行工作推进会,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形成强大合围攻势。二是健全完善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和执行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高度联动。2016年在全省率先全部开通“点对点”网络查控财产系统,2017年顺利实现邢台银行、沙河、宁晋两家村镇银行与全国“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的对接上线运行。2018年以来,两级法院通过网络查控为22301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48213.22万元,查询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信息1727条,车辆5500辆,证券34685股,互联网资金4297.07万元。三是建立统一高效的执行办案和指挥管理体系,建档立卡、案案见面工作扎实推进,实现对每一个执行案件、每一个工作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四是加强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对2016年以来未实际执结案件和涉党政机关案件开展了专项清理活动。五是开展“燕赵利剑”等集中执行专项活动,“一把手”带队、现场集中执行176次,办结重大、疑难“骨头案”237件,执行到位金额20.07亿元.(三)律师权益保障得到持续加强。高度重视律师职业权利保障,严格贯彻落实《河北省律师执业保障和规范条例》,结合张之永代表所提建议和法院实际,一是便利律师参与诉讼,全市法院均开通了律师免安检“绿色通道”。二是在全省率先启用律师服务平台,律师登陆后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进行立案、查询、阅卷、缴费等一站式诉讼服务,真正体现司法为民、便民。三是先期在中院、桥东、桥西、临城法院设置律师更衣室,配备了桌椅、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等设施,提供无线网络,为方便律师庭前准备、休息、更换律师袍提供便利。其他法院也正在陆续设立中。
三、主要做法
2018年的代表建议能够顺利办结,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得益于各位代表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全市法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改进工作的结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责任分工明确。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是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是依法对法院工作实施监督的重要途径。市法院充分认识办理代表建议的重要意义,始终把它作为法院的重要工作,作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切实改善民生和公正司法的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实。党组书记、院长白峰亲自担任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审定办理方案,主持交办会议,督导办理过程,签发答复意见,跟踪听取情况反馈。两级法院分别确定了主管部门,选配政策理论精、业务水平高、综合协调能力强、服务形象好、工作作风实的专人作为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负责与提出建议的代表沟通、协调、督办、回访等工作,使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时有限定之期,确保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优质高效.
(二) 注重沟通联络,增进理解认同。注重换位思考,站在代表的角度、站在群众迫切期待的角度来办好建议,力求做到“件件有沟通、事事有回音”。市“两会”期间,班子成员和院属部门负责人分别带队列席21个代表团,参加各代表团对法院工作报告的分组审议,诚恳征求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监督问询。两级法院均公布了代表建议办理联络电话,对每一件代表建议,力求做到对问题不回避,对责任不推诿。承办部门认真细致研究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代表了解意图,征求意见。拟出初步答复意见后,班子成员带头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科室沟通,主动走访面见代表,详细说明情况,争取代表的支持和理解,代表对我院办理工作态度和作风予以充分肯定。依托代表委员短信联络平台,每月发送《代表委员联络短信》,及时汇报法院工作;主动邀请代表视察、旁听庭审10余次,参加法院新闻发布会和开放日6次,面对面走访、座谈30余次,聘请40余名人大代表担任执法监督员,通过“直通车”的方式,让代表和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法院改进工作的诚意和努力。
(三)规范办理机制,提升办理质效。市法院党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办好代表建议,实实在在解决所反映问题,作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修订完善了《全市法院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建立登记、协调、转办、审核、办复、督办、回访等七项制度,细化、量化办理环节和办理质量,使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办理过程中注重强化沟通协调,做到了办前沟通、办中协调、办后回访,答复意见由承办部门、联络机构和主管领导层层把关,对答复件中存在内容空洞、不符合办理要求的退回承办部门进行重新办理,进一步提升建议办理质效,力争做到让代表满意,让群众受益。
今年,我院在办理代表建议工作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代表的要求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个别承办部门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与代表沟通不主动、交流不充分,答复针对性不强,对承诺事项跟踪落实不力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统筹协调,规范建议办理程序,不断提升建议办理水平,促进和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是人民法院自觉接受监督、改进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将以群众的期盼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代表、委员的建议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重点,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在各位代表的关心支持下,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