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白峰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市法院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5年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和全市中心工作,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妥应对案件骤增新变化,忠实履行审判职责,锐意推进司法改革,努力破解司法难题,整体工作取得新进展。报告以凝练的篇幅总结成绩、直面问题,提出了2016年工作思路。
报告称,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矛盾叠加以及立案方式改革等多重因素影响,2015年全市法院共依法受理各类案件64237件,同比上升35%,增幅创历年之最;在案件骤增、案多人少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全市法院内部挖潜、加压奋进,共审、执结案件57164件,同比上升36%。其中,中院审、执结7344件,同比上升18%。
在过去的一年中,邢台法院全力服务中心工作,以公平正义打造司法公信。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参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审结全省首例大气污染案,以污染环境罪对涉案单位判处罚金245万元,对4名罪犯判处刑罚,取得了良好的震慑效果;着力改进司法作风,以便民利民培树司法公信。恪守司法为民宗旨,不断创新便民利民举措,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在省法院组织的阳光司法指数评估中,全市法院平均成绩继续排名第一;锐意推进司法改革,以公正高效提升司法公信。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尝试,努力破解制约法院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推进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改革。全市法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7%,平均审理执行天数60天,均位居全省法院第一;民商事案件调撤率51%,位居全省法院第三;固本强基锤炼队伍,以清正廉洁确保司法公信。努力打造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官队伍。邢台中院被评为“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南和县法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邢台中院刑一庭副庭长陈雁琴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
报告称,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法院将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全会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以服务中心大局为已任,以保障协同发展为重点,以深化司法改革为契机,以创建智慧法院为抓手,以打造最具公信力法院为目标,聚精会神“防控风险、服务发展”,下大力气“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