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四评南和法院:坐到炕头解疙瘩
  发布时间:2010-08-02 11:07:41 打印 字号: | |

    有些工作难做,尤其是涉及信访方面的工作更难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南和法院曾经有个法官审理一起土地纠纷,没有进行实地勘察就作出判决,结果造成当事人上访,后来发现那份判决根本无法执行。南和法院对此做出深刻总结,告诫法官们摒弃孤立办案、机械办案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司法能力。从此,干警办案养成了走到田间地头、迈进农民家门的习惯。

    “南和信访第一案”的化解是南和法院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的一个成功案例。赵某因对北关村旧城改造房屋补偿不满,诉讼后又不服判决,仅在2007年6月就四次进京,到天安门、中南海、外国驻京使团非正常访,被列为中央和省重点督办案件。法院调查发现,赵某跟北关村书记原本是亲戚,因案两家矛盾激化、严重对立。院长姚振忠和法官们走进赵某租住的飞满苍蝇蚊子的破院落,坐下来跟赵某唠家常找到了此案的突破口:赵某家因打官司一直推延着儿子的婚事。法官们寻求赵某的“亲家”帮助做疏通工作,果然得到大力支持。他们又积极跟北关村协调,巧妙抓住矛盾焦点,运用司法艺术促使双方达成协议。事情结束后,姚振忠又带着赵某的儿子和儿媳去村支书家重新认亲戚,两个年轻人一声”姑姑、姑夫”喊出来,两家人尽弃前嫌,重归于好。春节期间法院回访时,赵某两口子已经住进搬迁的新房,抱着胖孙子连声感谢法院。

    后来问姚振忠为什么难做的工作在你那里变得好做了?他说:“关键是要取得当事人对你的信任,只要把当事人当亲爹待,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做好群众工作,就是一个感情问题,你真心实意为待人,人家就信任你,就愿意听你的,问题就好解决。如果一概把当事人当成赖人、难缠的人、不讲理的人、不正常的人,这种思维方法、这种认识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就没有把老百姓当作亲人,问题肯定难解决。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少数人闹访、缠访、无理访,但是大多数老百姓,他们上访还是有一定原因、有一定道理的,就是有一些没道理的,也要想办法怎么用亲情去感化和化解。南和法院提出把解决群众难题、化解信访积案,当成一种使命,当成一种责任,当他们完成工作以后,心里感觉到一种快慰、一份高兴,有了这样的心态,就有了干好工作的前提;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有耐心,也就不可能把上级的为民举措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河北省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泉北西大街791号 电话:0319-22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