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不容易,这恐怕是打过官司的人一个共同感受,而每天身置其中的法官,却往往因此见怪不怪,麻木不仁,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对群众的感情,正是为了有效防止法官头脑中的民众意识的淡漠,南和县法院院长姚振忠决定带法官们亲身去感受,却收到极佳的效果。
去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日子,姚院长和四名法官清晨五点钟就赶到邯郸市70多岁的鲍老太太家,这位老人曾因一起医疗官司成为全国著名的上访人,媒体称“中国医疗维权第一人”,去年又因继承问题提起诉讼。法官们顶着冷风跟她一起挤车,中途三次换乘,有座位先让给老太太,当他们筋疲力尽地赶到南和法院,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老太太告诉他们,她在这条路上顶风冒雨跑过无数次。
当天,姚振忠召集全院干警,把老人扶上主席台,给大家讲打官司的经历和感受,并请大家思考:“如果这位老人是我们的父母,我们还能不能安心坐在这里工作,我们该怎么办?”
南和法院把对法官的司法为民教育,由简单的说教,具体化为俯下身躯,让法官亲身感受,让当事人上讲台讲经历,肯定对法官思想灵魂的触及要深刻得多。对此他们还制定了《陪访陪诉制度》,要求对一些热点、难点、贫困落后、老弱病残、偏远村庄的案件当事人陪诉陪访,干警要同路、同车、同行,体会当事人的艰辛。
由俯下身躯到可行的制度规定,这些行之有效招法,强化了南和县法院干警的为民意识,对于保持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本色不变,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